2010年11月11日

除疤的方法??

除疤-- 耐心是秘訣 ~~
不同的傷口及部位,可能產生不同疤痕,許多人看到身上的疤,往往欲除之而後快,不過,每一種疤痕適用方法不一樣,除了選擇合適的「淡化」方法外,醫師強調,疤痕生成需要時間,處理也得有耐性,急不得。

只要有傷口就有疤,不過,影響疤痕大小、深淺,除了與受傷部位(胸前、耳垂、肩膀、關節處易留疤)有關外,個人體質、短時間變胖者及處於油脂分泌旺盛期的年輕人,都較易留疤;另外,膚色也可能影響疤痕,白種人疤痕最淡,黃種人、尤其是黑人,皮膚愈黑者、疤痕愈明顯。

手術需縫合的傷口必須經歷術後3~6個月的疤痕攣縮期,這個時期為皮膚彈性纖維、膠原蛋白活躍期,會大量增生以修補傷口,在此疤痕形成的急性期,能做的事有限,若擔心疤痕長得「失控」,可採取預防性措施,若疤痕在四肢,可考慮穿彈性衣,以壓力避免疤痕亂長,如果疤痕在身上則可貼上美容膠布或矽膠片,也能達到加壓的效果。

整形外科醫師通常會建議病患,待術後6~12個月,讓疤痕組織經歷發炎、增生期,達到穩定、成熟期後,再考慮修補或淡化疤痕,也就是俗稱的「除疤」。他指出,一般的疤痕透過人體自我修復,5公分的疤痕可能剩下3公分,顏色也會變淡;但是,偏偏有些疤痕遲遲無法進入成熟期,常反覆發紅、發癢,天氣一熱就讓患者癢得受不了。

當疤痕處於發炎、增生期時,對體內分泌的組織胺、血清素等特別敏感,因此不少病患反映,有些身上陳年的舊疤痕,每當天氣熱或喝酒、吃了海鮮後,還是會作怪搔癢,疤痕發紅、發癢,讓人想抓又不敢抓,十分困擾。

處理疤痕可依疤痕形態及個人體質選擇合適的方法,不過,許多民眾往往欲除疤而後快,車禍外傷一處理完,或開完刀才剛拆線,就急著問醫師何時可「去疤」?就曾有人以密集的類固醇注射除疤,結果去疤不成反而造成傷口潰爛;醫師強調,疤痕生成需要時間,處理疤痕無論是淡化或縮小,也得靠身體自然修復,無法速成,大面積燒燙傷病患甚至終身都得和疤痕奮戰,花一輩子修補疤痕。除疤除了選對方法,最好還要多些耐性,才容易成功。